来源:
2013-06-03 23:34:39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全力推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政协委员 二郎镇党委书记 谈卫中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在今年全县“三干会”上,刘书记的工作报告与张县长的总结讲话,第一次将“强力推进乡镇经济”摆在了全县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这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乡(镇)村干群的创业热情,预示着我县乡镇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借此机会,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充分认识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作用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乡镇经济,或称乡(镇)级经济,是相对于城区经济,区别于县级主体经济而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这是宿松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推进“三化”战略,振兴县域经济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长期任务。二是强化乡镇自身的需要。县域经济主要由县级主体经济和乡镇经济所构成,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强力推进“三化”战略,县级主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乡镇经济发展不快,乡级经济效益不高,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强的矛盾愈益凸显,致使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占有值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呈扩大趋势。同时,乡镇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统的功能不足,只有把乡镇经济搞上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多问题。反过来说,乡镇经济壮大了,县域经济的蛋糕就会做得更大。三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我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示与定位乡镇经济,强力推进乡镇经济发展,全方位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80万人口有70多万农民,乡(镇)村经济(包括农户家庭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农业弱质,农民不富,有的集体经济似“空壳”。只有乡镇经济强大了,才能更好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发展。因此,无论从中央的政策导向,乡镇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乡镇经济,应该说现阶段是正当其时。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广大乡村干部重视与加强发展乡镇经济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打造一批特色经济强镇(乡)
我县有22个乡镇,从地理环境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山区丘陵区,二是沿湖圩畈区,三是沿江洲区。从区域特色与区位、产业优势看,则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棉花、油菜集中种植区,二是水稻集中种植区及沿湖水产养殖区,三是山区丘陵木竹、矿藏集中区,四是商贸古镇与沿国、省、县道交通便捷乡镇。乡镇情况各异,现状不一。因此,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与支持各地在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上存在差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鼓励与支持各乡镇根据各自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进行错位竞争,实现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经济强镇(乡)。
具体地说,要区别各乡镇区域优势的不同特点,从战略定位、区域布局、产业重点、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实施分类指导,允许乡镇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重点打造一批块状经济与特色经济乡镇,尽快形成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乡镇经济新格局。一是振兴乡镇工业,在工业基础较好、矿藏资源丰富、沿国省县道交通便捷且具备条件的乡镇,重点发展工业小区,大力扶持工业骨干企业,乡镇工业小区要享受县工业园区同样的优惠政策;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乡镇,重点培育棉花、油菜、优质稻、水产、畜禽、林果等农业产品基地,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经纪人队伍,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搞活流通,千方百计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乡镇;三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商贸流通活跃,人流、物流量大且有较大影响力与辐射功能的集镇,从用地、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予以倾斜,以有力推进集镇建设。
三、加强调研,集中民智,尽快出台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北部山区相对贫困。近几年来,他们突出乡镇经济发展,依托资源与传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乡镇特色经济,乡镇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份额举足轻重;湖南省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但长沙市下辖的县级市浏阳市,通过发展乡镇块状经济,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全市财政收入超5000万元的乡镇达10余家;本市的桐城市在发展乡镇经济上也有不少好的做法。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乡镇实际,尽快组织调研,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在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估的考核指标体系上,也应区别共性与差异性,区分基础强弱、发展条件优劣的不同,体现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全县乡村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