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5月8日

黄梅戏的姊妹艺术---文南词

来源:

2013-06-18 00:14:12

  文南词与黄梅戏同出一源,是植根民间的姊妹艺术,数百年来深受群众喜爱。作为地方戏曲音乐艺术的一枝奇葩,文南词吸收了长江沿岸的优秀民歌素材,洋溢着乡土气息,有着丰厚的底蕴和优美的旋律。

  文南词原名文词腔、文曲戏,是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该剧种名称是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的首字组成,早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民间卖艺人传入安徽宿松,后发展为文南词。

文南词《采茶》剧照

  文南词最初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形式,传入宿松后,先与灯会歌舞、民间音乐相结合,后由田头地角、街头巷尾的卖唱、坐唱形式发展为地方戏曲。

  乾隆六十年(1795)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收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即是文南词主要声腔之一。1850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南词戏曲的最初雏型,文南词就是在这种曲艺和地方灯戏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民间戏班和民间艺人是文南词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传播者。早期文南词戏班是一种民间业余戏剧活动,演员和文武场人员大都是忙则务农,闲则从艺。清光绪年间,宿松艺人方玉珍组织的戏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演出,影响较大。宿松的佐坝、许岭、复兴、长铺等地,都有常年在乡间演出的班社,他们大多是以区域、家族等形式存在,传承了这一艺术。解放前,曾有个半职业性的“双喜班”在皖、赣、鄂边区一带农村、集镇演出。民国20年(1931),宿松县民间艺人虞正兴创建了一个文南词戏班,1949年冬正式命名为松峦文南词剧团。

  宿松的民间老艺人王贺春今年86岁,作为文南词的表演艺人之一,他见证了文南词的衍变历史。王贺春小时候因生活所迫,晚上跟师学艺,白天则走村串巷沿街算命卖唱。他师从吴道韩、段绍先,师傅的师傅陈芳荣(凉亭竹桥人),所学戏文有《大审玉堂春》、《宋江杀惜》、《苏文表借衣》等。老先生至今健在,仍能拉、唱出多种好听的文南词戏文。

  文南词移植和改编了许多受欢迎的剧目,伴奏音乐吸收了宿松的丝弦锣鼓,其他表演方式也不断改进和提高。解放后,文南词才真正进入了繁荣期。20世纪50年代初,经历了一个文南词的整理、挖掘和改造阶段,这一时期的表演主要是以民俗节庆活动为主。一批戏曲工作者参与了文南词音乐和剧目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文南词”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在民间广泛流行,并且进入省、市、县会演舞台和广播电台。民间剧社除上演一些传统剧目外,还移植演出了现代戏。

  1958年,宿松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了“文南词小组”,从佐坝乡请来了虞正兴、虞炳炎、虞玉香等老艺人,收集整理了传统剧目40余出,各种唱腔、曲牌100多种。文南词传统戏《浪子抛球》改为《抛球舞》,1957年元月在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同年3月又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再次荣获优秀剧目奖。继后又多次赴省、地、县展演。“文革”结束后,文南词开始复苏。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兼演文南词,创作、精选多本文南词剧目参加省、地、县展演,并制作成电视片、光盘、磁带等向全国播放。文南词被收入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洪云)